大腸激躁症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

Irritable bowel syndrome

大腸激躁症

大腸激躁症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

什麼是大腸激躁症?

大腸激躁症可簡稱腸躁症,不同於常見的腸胃疾病,並非腸胃出現發炎的病理狀況,也和細菌或病毒感染無關,而是腸道出現功能性問題。醫界目前仍無法確切解釋大腸激躁症如何發生,情緒與壓力普遍認為是腸躁症誘發與惡化的重要因子。

在過去一年內,至少有12週或超過12週感到腹部不適、反覆出現以下症狀,即可判斷病人可能得了大腸激躁症
1.頻繁出現腹痛或脹氣,但排便後即可改善
2.排便次數改變,一週便秘次數超過3次,或一天腹瀉多過3次
3.大便型態改變,可能出現硬塊、軟便或水便
4.排便情況改變,病人可能需要用力排便,或排便常有急迫感、常覺得排不乾淨
5.糞便容易出現如鼻涕狀的黏液,或解出黏液狀的糞便

致病原因

  • 對特定食物耐受不良:耐受不良是醫學專業用語,意思是病人的腸道可能對特定食物出現過敏或無法消化處理,因而導致腸躁症的發生

  • 大腸蠕動功能失調:若大腸肌肉蠕動過快,來不及吸收水分,就會產生排氣(放屁)、腹部絞痛等症狀;相反的,如果大腸蠕動太慢,水分吸收過多,就可能出現脹氣、感覺排便解不乾淨或便秘

  • 心理、人際、社會壓力等因素:研究指出,部分腸躁症病人常合併有心理壓力、人際交往上的障礙,或是部分的精神疾病等

預防方法

  • 飲食避免:刺激腸胃的食物、易產氣的食物(各種豆類)、不易消化的食物(糯米類)

  • 腹瀉型病人少吃高纖、有潤腸效果的食物,及寒涼瓜果(如筍、黑白木耳、秋葵、鳳梨、木瓜、火龍果、奇異果等)

  • 便秘者則可多攝取高纖、可潤腸食物